天文学家发现最热白矮星 温度高达20万度
时间:2017-12-08

   天文学家发现最高达20万度的最矮的温度

  有史以来最热的白矮星

  据俄媒体报道,美国和德国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迄今为止最热的白矮星,表面温度高达20万度。星星周围也有大量的恒星,大小各不相同,最大的恒星比最小的恒星大几千倍。

  美国和德国的天文学家说,最热的白矮星自1985年首次出现以来就引起了天文学家的注意,但是还没有能够准确地测量出它的确切温度。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终于成功地测量了它的表面温度。科学家感到惊讶的是,它的温度高达20万度,远远超过了所有恒星的表面温度。欧洲航天局上周说,他们已经发现了迄今为止宇宙中最黑暗的一颗星。星体的表面温度很低,只有450度。由于温度较低,星星呈现深褐色。美国和德国天文学家发现的最炙手可热的恒星与欧洲航天局发现的最黑暗的恒星正好相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文研究的神秘色彩进一步增加。

  早些时候,科学家们一再测量这个热星球的表面温度。第一次光谱分析的结果表明,星体的最上层温度在8万到12万度之间异常高。此外,其他科学家也不解,在观测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了一些与星体特征相一致的X射线,但从未能找到射线的真正来源。科学家们将这个星球命名为KPD 0005 + 5106,并表示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问题,0005 + 5106。

  近年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Jeffrey Crook和他的同事Kolausvier和Rauch一直跟踪白矮星。去年,他们对星光进行了X射线分析,发现氖8的谱线存在于这些谱线中。氖8谱线的存在表明这颗恒星的温度应超过15万度,可能达到20万度。现在由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终于得到了准确的数据,经过美国FUSE空间望远镜8年的观测研究得出结论。科学家说,KPD 0005 +5106天体向太空发出强烈的紫外线,这在其他白矮星中迄今尚未见到。这颗恒星的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周围的物质在钙离子的直接电离中,这个电离度非常强,到目前为止,其他恒星上没有这么强的电离,科学家说钙离子的电离一般发生在20万度的环境中,这充分证明了以前的研究人员通过光谱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

  白矮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物体,它的体积小,亮度低,但密度高。根据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它的表面引力相当于地球表面重力的100亿倍,在这样高的压力下,没有物体不再存在,白矮星形成的过程是长而复杂,形成于红巨星的中心,当红巨星的外部区域迅速膨胀时,由于反作用力,氦核向内强烈收缩,被压缩的材料变热,温度最终超过1亿度,氦开始融化成碳,经过数百万年的氦原子核燃烧后,现在的星体结构并不那么简单:外壳仍然是一个以氢为主的混合物,它有一个带有碳球的氦层,核反应过程变得更加复杂,中心附近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将碳转化为其他元素,同时,脉动振荡的不稳定性始于红巨星的外部:星的半径有时变大,有时变小,稳定的主星变成极不稳定的巨型火球,火球内部的核反应趋向于越来越少稳定,突然强大,突然晕倒。此时恒星内核的密度实际上已经增加到每立方厘米十吨左右。此时此刻,一颗白矮星已经在红星内诞生了。白矮星刚刚形成,其温度可能超过20万度,但很快会降到10万度以下。据此,科学家们认为,美国和德国天文学家发现的白矮星还处于起步阶段。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相关报道原文(英文)